致中和企业文化建设简介

致中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自致中和品牌创立以来,先后在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获金质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质奖,首届西湖国际博览会获优等奖。“致中和”三字源自四书《中庸》,由安徽药商朱仰懋创立,体现了中国的中庸文化。“致中和”五加皮酒由20多味中药材与优质白酒配制而成,中药组方和萃取方式辩证完善,体现了药食同源,酒医一家,是养身保健的圣酒。五加皮酒,尤其是致中和五加皮酒,在建德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赞誉的篇章,如古代李时珍、李白,当代度承焘、商向前、郑秉谦、蒋大为等。围绕着致中和五加皮酒,至今已出版了小说二部,即《玉露情缘》、《酒缘》,新编婺剧《酒乡明月》获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因五加皮酒最早起源于渔民,电视连续剧《九姓渔民》中有不少画面和台词都反映了致中和五加皮酒。正因为致中和五加皮酒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浓厚的民族底蕴和辩证的医学哲理,因而几百年来魅力永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几百年的企业文化激励着“致中和”一代代人为之奋斗和奉献,更使“致中和”品牌闪闪发光,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发扬。98转制后,在生产经营稳步发展的同时,公司丰富和提升了企业文化的品位,2010年编著了《致中和宪章——关于我们的企业文化》一书,人手一册,之后又编撰了《致中和宪章(Ⅱ)——关于我们的企业品牌》,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在企业品牌中。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和气生财的原则,倡导企业好大家好,大家好企业好的哲理,把广告做到消费者的心里去,“回家每天喝一点”的致中和五加皮酒广告词就是源于这样基点,公司既卖酒又卖文化。近几年,为了较好地展示公司的文化,扩大公司对外界的宣传,并与工业旅游相结合。投资了近600多万元的资金,创意建设了致中和企业文化展示园区,园区由宝塔、古井、水池、参观通道、产品陈列室、厂店等构成,集文化传承、历史再现,产品呈现、科普体现、品牌推广于一体,明确直观,加强消费者的认识,直击消费者需求,将致中和品牌提升到有别于其他保健酒类的崭新高度。整个建筑呈仿古式,具有徽派特点。进入公司犹如到了一个风景旅游点,使人心旷神怡,兴致大增。近三年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形象良好,未发生违法乱纪现象和安全责任事故,企业相继荣获杭州市的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和本地安全生产优秀企业。

鉴于“致中和”五加皮酒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产品特性,五加皮酒作为一种文化酒、生态酒、保健酒,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目前公司已在考虑整体搬迁,计划投资3—5亿元,征地300亩,建成一个集现代工厂、文化创意产业园、酒文化和养生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拟设科博园、品酒楼、草本园、体验互动等区域,以徽派建筑为主,凸显致中和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计划每年接待旅游人数1-10万人,进一步加大致中和品牌影响,扩大产品销售,争取近期销售收入达到4—5个亿,远期达到20个亿,3至5年内成为上市公司。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致中和健康文化,以“创造价值,创造快乐,光荣共享”,为企业核心理念,致中和企业文化建设将致力于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以健康发展为目标,建设符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日常经营管理中,坚持“建设适合自己的、有利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一原则,坚持每做一件事,每做一次企业文化宣传,都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致中和特设的企业文化。第二以经营理念为中心,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营理念上以打造好“致中和”品牌为指导,使员工以“致中和”品牌为骄傲,实现以品牌为载体,彰显致中和的文化的目的。第三以素质管理为基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在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第四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方向,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引领员工价值观朝着与企业文化一致的方向发展,实现员工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亲密接触。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坚定致中和企业使命、价值观和目标。造福千万人百年健康。让保健融入日常饮食生活中,让人们在美食中获得健康而美妙的人生。消费者是顾客,渠道是顾客,员工也是顾客。我们每个人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存在。企业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优胜劣汰,奖勤罚懒,竞争上岗,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企业好,大家好;大家好,企业好。

 

七个杯子理论

年中会议的时候,俞建午董事长对“七个杯子”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宣导,进而在整个集团公司内部带动了关于“七个杯子”的学习热潮。
俞总将“七个杯子”的理论延伸到管理工作中,认为“七个杯子”现象在我们周围很普遍,每个人某一个阶段都会有这些现象,纵观整个时间段来看,无非是一种现象转变到另一种现象的心态的调整。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1、用于自鉴。2、使得我们对照身边的人和属下有无这种心态。3、运用情景领导的行为和规则,通过运用不同状态下的解决方式,在每个阶段中解决和处理自己和员工的关系。我们要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将“七个杯子理论”向纵深推广。


一、“缺” 我们有很多引以为自豪的东西(核心竞争力),别人却通过临时的资源组合和其他优势的突现很快解决了,克服了。这样,相对来讲我们就缺了别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要从现实主义出发,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别人的优点,及时弥补,将“缺”转化为“少”。
 

二、“少”  虽然认识自己的缺,给自己补缺很难,但只有补上缺,使杯中的水变为少时,杯子才更坚固,才能吸收更多的信息,迅速提高。

三、“满”  (1)有些同志在本岗位上自认为很“满”,觉得完全胜任,但换个岗位后突然之间会觉得很“少”,这是由于岗位的原因,这种情况在入职3年之中很普遍,这是由于工作中有“宋都”品牌给予的支撑,一旦失去“宋都”品牌的支撑,工作也就不得心应手了,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类员工进行有效的引导,让他们改变一下工作的视角。(2)第二类是骄傲自满。自以为在这一点上干得很好,疏不知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绝对不是某一个人个人的成绩,相反,有了替补管理、递队管理和接班人的培养,缺了谁,工作照样能做好。对过这类人,我们的责任是一方面肯定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他改变角度,告诉他什么方面有欠缺。最后,要提高杯子高度,这有三个途径:(1)加薪。(2)增加培训机会,让他获得更高、更合适岗位。(3)增加该职务的工作压力,让杯子不要满出。

四、“斜”  很多同志看问题和处理事情带有一种自己的眼光,这是由于认知不在一个基础上所表现出的风格差异,每个人的管理和工作都有误区。如果把斜调整过来就变成了少,就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了。我们可以通过斜,把原有的水倒掉一些,调整过来重新回到少,就可以提高。因此,我们在员工斜时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通过高关系给他们指导,提供正确的信息,及时调整过来。

五、“虚”  这是七个现象中最可怕的,自认为很好时,其他的意见就会听不进去,这一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对这些人,我们要通过合适的场合,运用高关系、低工作的方式给他们指出。

六、“溢”  有这一现象的人,别人的想法、思路就听不进去,但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有其精华所在,这个精华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宋都的带头人正是有整合每个人的优点的能力,才使宋都在震荡中继续稳步前进。溢是一种习惯思维、一种潜规则,一个公司的潜规则是公司变革的最大阻碍,只有打破潜规则,才能改变公司的运营,才能进入到新的运营时代,特别教育员工不要按自己的习惯思维去工作,打破固有思维,大家向同一方向改变,这就是能够克溢的良好心态。

七、“空”  在佛教中空是一种包容,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地倒空自己,虚怀若谷地接受。只有放空自己,才能倾听别人的声音;只有放空自己,才能克服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只有放空自己,才能引导部门和身边的人经常放空自己,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得到更多;也只有放空自己,才会表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宋都、致中和核心价值观

宋都核心价值观: 正、真、诚、新

正: 正直是立身之本,正确是谋事之道
真:真心实意待人,求真务实处事
诚:诚信赢得信赖、忠诚造就未来
新:变革以求通达,创新以谋久远
 

致中和-企业核心理念:
 

创造价值,创造快乐。

 

致中和-人才理念:
 

勤奋
致中和人吃苦耐劳,敬业自律,执着进取,不断追求完美。
我们提倡的是以绩效为结果的有价值的勤奋,反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思想。

好学
致中和人好学上进,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紧跟潮流广泛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我们通过个人学习提高职业素养,我们通过团队学习创造卓越绩效,我们通过组织学习实现基业长青;
致中和人善于向同事学习、向客户学习、向合作伙伴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

融洽
我们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寻求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建立和谐共赢的融洽关系;
我们努力构建融洽的组织氛围——公司与员工的融洽,部门之间的融洽以及同事间的融洽;
我们追求公司与外部顾客、合作伙伴、政府和社会建立融洽的互动关系。

节俭
致中和人坚持勤俭持家、厉行节约的原则。我们将公司视为全体致中和人的“大家”,我们像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公司;
我们辩证地理解节俭、系统地认知成本,我们深知一味降低显性成本可能会带来机会成本、质量成本、诚信成本、效率成本等隐性成本的增加;我们主张的节俭是在确保目标达成、质量优秀和员工满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杜绝浪费。